如果一個人在2019年因為車禍昏迷,然后現在醒過來,那么,他將完全看不懂眼下的一切,仿若隔世。
遙想默克爾還在努力壓低勞動力成本、能源成本的時候,德國經濟和財政紀律是如此穩健,而今卻為了美國的利益不惜犧牲本國民眾的利益。
從西方幾百年的市場經濟史來看,西方人總結出有兩種“自由”,一個是積極自由,一個是消極自由。
積極自由就像法國大革命一樣,覺得民眾國民性太辣雞,所以需要偉人從崇高的自由理念出發,引領一眾群氓共同奔赴自由世界。也就是說,你不懂自由,那么,偉人要逼迫你變得更加自由。
消極自由就像19世紀的英國,民眾各自管好自己的利益,相互之間有任何糾紛大家打官司、搞妥協、做生意去化解。不管你懂不懂自由,反正各管各的,別出來BB影響別人,每個人自由的邊界是不影響他人的自由。
這個區別是直接決定西方整個幾百年政治經濟史的底層邏輯之一!
然而,冷戰后的美國向我們展示了全新的邏輯,即,原來民主也有兩種。一種是地方自治下維護私有產權保障的民主(私有制民主),還有一種是被制度化后人為定義為絕對真理的民主(絕對真理版民主)。
如果不知道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區別,那么就會完全看不懂西方幾百年的政治在搞些什么。但是,如果不知道民主還有兩種,那么,在今天這個時代分分鐘被人家騙,還要替別人數錢。
2022-09-19 09:33:56
2022-09-19 15:27:43
2022-09-19 09:06:26
2022-09-19 09:47:00
2022-09-19 15:47:37
2022-09-19 09:25:54
2022-09-19 15:39:01
2022-09-19 08:56:52
2022-09-19 09:57:36
2022-09-16 15:49:02
2022-09-16 14:51:23
2022-09-16 09:28:44
2022-09-16 15:32:45
2022-09-16 10:33:59
2022-09-16 15:11:22
2022-09-16 09:59:47
2022-09-16 10:11:46
2022-09-16 09:00:27
2022-09-15 09:36:29
2022-09-15 15:47:01
2022-09-15 15:31:29
2022-09-15 15:02:05
2022-09-15 09:13:05
2022-09-15 09:02:03
2022-09-15 09:23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