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克蘭喊了幾個月的“大反攻”,終于在最近半個月取得了一點成果,即在哈爾科夫逼退了俄軍,俄軍主動從哈爾科夫重鎮撤回到了頓涅茨克地區。
為什么說是烏軍逼退了俄軍呢?因為,哈爾科夫地區的俄軍并非被烏軍打退,而是主動撤離。俄軍為啥主動撤離自己艱難攻下的重要城鎮?
因為,在該地區俄軍原來投入的兵力就不多,雖然重鎮是好不容同意打下來的,但現在烏軍投入兵力是俄軍八倍,俄軍卻并沒有富余兵力支持哈爾科夫,在這種情況下俄軍主動撤退到頓涅茨克,肯定更有利于俄軍接下來打擊烏軍。
其實,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澤連斯基足夠聰明,就應該在占據了幾個重鎮后加大力度向美歐再要武器援助,然后稍作休整補給再往前打,畢竟俄軍在頓涅茨克地區的軍事部署可比哈爾科夫大太多了,俄軍也不會從頓涅茨克撤軍。對烏軍來說,如果此時孤軍冒進,很可能會遭到俄軍強烈反擊而損失非常慘重,甚至全軍覆沒。
事實上,烏軍在赫爾松地區的大反攻已經失敗,不但至少損失數千兵力,更重要的是這充分證明烏軍已經無力在南部形成對俄軍的真正威脅。如果這樣的話,那么未來一旦俄軍完成新的招兵計劃,就有了十幾萬的生力軍,到時候再在烏克蘭南部向西推進到敖德薩,那烏軍恐怕就守不住了。
事實上,在俄軍回撤后立刻采取了對烏軍的反擊措施。當地時間9月12日,俄羅斯國防部通報在赫爾松和哈爾科夫的戰況。
在赫爾松發動反攻的烏軍遭受了重大傷亡,約4000名烏軍被打死。烏軍在赫爾松幾乎沒有獲取任何戰略或戰術的價值。僅在赫爾松前線地帶,烏軍占領了幾個村莊,六七個小鎮。然而烏軍在參戰人員、人力和物資上損失慘重,包括折損了西方國家提供的車輛和武器。
2022-09-19 09:33:56
2022-09-19 15:27:43
2022-09-19 09:06:26
2022-09-19 09:47:00
2022-09-19 09:25:54
2022-09-19 15:47:37
2022-09-19 15:39:01
2022-09-19 08:56:52
2022-09-19 09:57:36
2022-09-16 15:49:02
2022-09-16 09:28:44
2022-09-16 14:51:23
2022-09-16 15:11:22
2022-09-16 15:32:45
2022-09-16 10:33:59
2022-09-16 09:59:47
2022-09-16 10:11:46
2022-09-16 09:00:27
2022-09-15 09:36:29
2022-09-15 15:31:29
2022-09-15 15:47:01
2022-09-15 15:02:05
2022-09-15 09:13:05
2022-09-15 09:02:03
2022-09-15 09:23:21